另一方面,在天无理由退货规则颁布以来,消费者能够更放心的选购商品,不用担心不合心意而退货困难的问题。
别看这是保护消费者的规则,其实电商行业的繁荣也从中受益。若没有如此力度的保障,所有店铺只能买不能退,愿意网购的人一定会大大减少,人们的网购频数也绝对会大打折扣。
但商家只关心自己挣多挣少,对行业和环境很难有什么感恩。于是,顾客的退货,也总被他们视作负担。 毕竟,多一个人退货,就多一份成本,少一份利润。
规则要保护退货,消费者存在退货需要,商家想减少退货。这种情况下,道德绑架式的防退货手段就诞生了。 如果单从语言上看,商家似乎很可怜。
利润很低,快递费很贵,还一直诚恳的道歉……就如同是买家在欺负他一样。 但如果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买到了一个东西,刚到货就是坏的,难道不委屈吗? 商家所谓的不影响使用,一个新手机壳外观破损,谁会去用? 所谓利 全球数据中的海外华人 润很低,商家在赚利润的时候没有分给消费者分,为什么承担损失的时候就要求消费者来共担? 至于快递比手机壳贵、利润只有块钱,那也是随便说个数字,实际情况虽然未必高,但也没有商家所描述的那么低。
然而,商家这些早就编撰好的话术,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次试验的。 如果是个心软的消费者,有可能就被哀求所感染。
或者是在沟通中,陷入商家所创造的逻辑误区当中。又或者被商家的话术,架到一个高尚的位置,很难说出苛责的话语,只能放弃退货、放弃索赔。
当你觉得自己做了一次宽宏大量的好人,转过头来,却发现: 买了个不能用的垃圾,却还要为垃圾付钱! 明明有退货的保障,却偏偏不用! 这到底算是善良,还是傻呢? 狼是不会感恩东坡先生的,也许隔着网络,商家正在嘲笑你容易忽悠。
道德绑架改途径 类似的话术,还能让消费者在退款、索赔的过程中,改变投诉的力度和手段。 由质量问题变为天无理由。
现如今的电商平台上,退货理由被划分的很详细。 通过这样的划分,平台的系统能更详细的了解到,一个商家的产品是否存在普遍的质量问题,或者商家的服务是否经常出现披露。
继而再推送时,这些商家的权重可能会受到影响。 正是因为害怕被买家质量退货,导致自己店铺流量下滑,所以一些商家,都会在消费者想要退货的时候,哀求其选择天无理由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