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病毒疫苗是基于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然而,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分子病毒学的发展,病毒免疫学现已能够通过病毒抗原载体基因工程诱导免疫保护。
正在接受临床评估的六种冠状病毒候选疫苗中,有一种是腺病毒载体疫苗。该疫苗目前处于随机临床试验的第二阶段,被称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或 2019-nCOV 疫苗。
以下是有关该疫苗的一些值得了解的事实:
这种基于 Ad5 的疫苗曾在 2014 年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期间使用。
最初,腺病毒被用作基因治疗载体,用于 truemoney 数据库 替代有缺陷或缺失的基因。腺病毒载体也正在针对多种传染性病原体进行测试,例如疟疾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 HIV。
现在,二期临床研究显示,这种疫苗注射四周后,在新冠病毒患者体内诱发抗体反应。108名受试者的I期研究已经完成,但结果尚未公布,500名受试者的II期研究正在进行中。
使用电穿孔装置的 DNA 质粒疫苗
这种疫苗目前正处于由 Inovio Pharmaceuticals 领导的临床研究的第一阶段,与注射“裸”DNA 相比,它有助于将 DNA 质粒基因表达提高一百倍。通过使用多个电穿孔装置,针头将电脉冲传送到皮肤或肌肉中——有些装置同时传送电穿孔和疫苗。
以下是在 COVID-19 出现之前对电穿孔疫苗输送的研究结果:
电穿孔引起了极大的热情,它对疫苗的效力和免疫原性(诱导免疫反应的能力)产生了巨大影响,比注射“裸 DNA”递送的效果高出一千倍。它导致免疫反应改善,其反应率与直接注射 DNA 递送相比有所提高。
电穿孔疫苗输送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中表现出的早期前景转化为临床试验中人类免疫反应的增强,这会影响多种医疗状况,包括癌症和传染病。
这种利用 DNA 为感染者提供免疫力的概念因其优雅和简单而立即获得了广泛认可。它涉及将编码抗原的 DNA 质粒注射到宿主细胞中,并允许宿主细胞机制进行蛋白质翻译、抗原加工和抗原呈递。